都这个时代了,还有人重男轻女吗?
有的!
贵阳的一对夫妇在怀孕后,偷偷托关系去鉴定腹中胎儿的性别。当得知肚子里怀的是女孩时,两个人直接跑去医院做了引产处理。
没想到,事情出现大反转,随后发现肚子里的孩子是男孩,根本不是女孩。
“医院杀了我的儿子!花了几千块做的鉴定,我希望医院给我一个说法,一个交代!”
这对夫妇报了警,还叫来了电视台,口口声声称医院害死了自己的儿子。
其实挺“奇怪”的,国家是不允许做胎儿的性别鉴定的,我想,任何一个医院的医生都很明确这一点。
这对夫妇他们自身也应该心知肚明吧,还佯装什么不知道啊!如果没有通过受贿或者其他手段利诱医生,想必也没有人愿意告知孩子的性别。
这两人公然用“不知道违法”来搪塞自己的违法行为,还将失去孩子的事全部归罪于医院,也太无耻了。
毕竟,从知道结果到处理掉娃,都是他们自己做的决定,他们根本没有对肚子里所谓的“女儿”感到过丝毫抱歉。
这对夫妇很可怜,但我更想把他们的行为定义为“自尝恶果”。
如果处理后发现肚子里的孩子是女儿,那他们还会找医院讨要说法吗?如果当时对于胎儿有过一丝的怜悯,将这条鲜活的生命留下来,或许就能品尝上天给予的意外惊喜了。
最可怜的是肚子里的孩子,发育得好好的,只因为亲生父母的“厌恶”,就结束了人间游历。
父母们为什么会执念想要男孩呢?女孩就那么被人讨厌吗?
重男轻女的思想,到底荼毒了多少人?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情况,那就是在很多育儿、孕产的话题下,如果有人发帖称自己怀孕后生下男娃。
就有人在后面清一色的跟风留言:“求接男宝”,“女翻男”等。
每一条独特留言的背后,都隐藏着一个怀孕的妈妈。而腹中孩子的命运,都和性别息息相关。
“二胎是女宝怎么办,三胎还是女宝怎么办?”
有的孕妈直到生产前一刻,还在抱着希望将性别转换,却被事实打脸。
但凡懂点科学,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!人类繁衍生息这事,由不得你女人或男人单独掌控。
XY染色体从受孕那一刻起,就决定了孩子性别,岂能因为外界玄学而改变?
但在这件事上,宝妈们似乎执着而又疯狂!
“酸儿辣女”、“尖生男,圆生女”,反正从一切外部特征推敲打探,拼命在产前要弄清孩子到底是什么性别。
还有的孕妈希望用“胎梦”来预言自己的孩子。真是为难了老母亲啊
还有的妈妈,已经生了好几个女儿,却还是冒着切除子宫的危险,依然执意要高龄再生男孩。
一旦生了太多女孩,就会觉得自己对不住老公,更害怕公公失落,还会引起家庭关系不和谐。
有时候,也未必是孕妈几z重男轻女,而是这些60后,70后的公公婆婆自己经历过的重男轻女思想的迫害,于是就将这种痛苦又嫁接给下一代。
在上一辈的期许中,年轻孕妈也不得不应付老人定下的指标。
就是这种死循环,牵绊住了太多女孩的命运,她们从刚出生起,就被贴上了“赔钱货”、“无法继承香火”的标签。
这样的女孩即使在出生后,也注定了悲惨一生。
去年10月份,24岁的洛洛在下班回家路上意外落水死亡。
洛洛公司得知此事后,给予了洛洛父母6万的赔偿金。要知道,这事发生在洛洛下班后,其实公司是没有任何责任的。
可洛洛的父母要求公司再给予额外35万的赔偿,这前后加起来就是41万。
要问这父母为什么还想要?说出来的原因,可能要让大家嗤之以鼻了。
“因为洛洛还有个弟弟,还没有结婚,需要买房子....”
洛洛的妈妈从妆容上看不出丝毫悲伤,爸爸则在一旁张口闭口全是要钱。他们坐在公司赖着不走,爆着粗口。
这对父母不仅没有沉浸在失去女儿的悲伤中,还有精力靠女儿的死来讹出儿子的“一套房钱”。
难不成,洛洛不是亲生的?
就在大家狐疑之时,大家扒出了洛洛与原生家庭的关系。
是亲生女儿,但是......洛洛每月工资一万多,却要寄回给家里大部分,用的手机都是父母淘汰下来的。
她自己喜欢的鞋子都因为没钱买而犹豫再三,但却要给父亲打上万的钱。
因为无法忍受这样的父母,曾经3个月内就尝试过2次自杀。
再翻一翻洛洛的微博,更是让人心疼万分,也许洛洛的死并没有那么简单。这分明就是被原生家庭重男轻女观念压榨到极致的女孩。
“割过腕,吞过药,工资又没了,都给家里了,何时是个头?”
还有个奇葩的操作就是,洛洛的父母希望同事们能替洛洛捐款。
真是够没下限的了。张嘴要钱的吃相,真的很难看!
别谈什么事都带上洛洛,不如说成是为你们儿子“中饱私囊”来捐款好了!
也许在这样的父母眼里,女儿就是“摇钱树”,如果女儿没死,还可以至少压榨几十年。
现在摇钱树没了,那就要借此事,把损失讨回来。
可怜的洛洛,在这样的家庭长大,思想被束缚禁锢,像一个傀儡般接受了父母的压榨,默默奉献却不反抗,直到失去了自己的生命。
生的女儿,就比不上儿子重要吗?家里是有皇位必须继承吗?
这次东京的奥运会上,有3位华裔女子运动员引发网友热议。比如21岁的华裔加拿大选手麦克尼尔。
熟悉的东方面孔,卓越的体质能力,让外国人惊叹,并不是黄种人就在运动方面不占优势。
但一个很“扎心”的真相是,她是中国的弃婴。
因为是女孩,刚出生就被遗弃,1岁后被外国夫妇收养。外国养父母对她很好,让她5岁开始学小提琴,12岁学习单簧管。
为了支持麦克尼尔的游泳爱好,这对养父母放下工作,每天陪她训练,尤其妈妈苏珊为女儿的身体健康操碎了心,负责每天的营养搭配。
看到女儿收获冠军,妈妈苏珊欣慰的回忆:“我尽量让她吃得好。这可以说是我们家庭的分工吧。”
你看,不仅仅是男孩,女孩子照样可以撑起“优秀”二字。
还有体操选手摩根·赫德,卡拉·艾克,都是曾经被抛弃的女孩。她们不够“优秀”吗?抛弃过她们的父母,是否也会在电视屏幕前后悔莫及呢?
女孩子,也可以充满“超能力”,兼具优雅与力量。
男孩与女孩的差别是肯定存在的,但用“各有千秋”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。
没有一个孩子仅仅因为性别,就可以区分出是不是“好孩子”。
放下对男孩和女孩的偏见吧!我们已经不再完全依靠男子的劳动力来过日子了,依靠现代化工具扶持,女孩子也可以创造很多的“经济价值”。
如果说上一辈“重男轻女”是一种无奈,那就让这种“害人害己”的毒瘤,从我们这一代掐灭吧!也希望每个女孩子,在出生后都能被父母一视同仁!
期待母凭子贵的时代,早日结束!
#你好,新生命#